模拟地铁的游戏原则是为不断扩张的城市人口设计适用的地铁管网。在两个站点之间划线便可连接管路,让车厢穿梭其间。在有限的经费、资源面前权衡得失。你是否跟得上城市发展的脚步呢?
色盲模式和夜间模式表现出人性化的想法和关怀,由Disasterpeace(Fez 音乐人!)创建的自动音乐程序,可让网络中的音乐无休止地变化,全球11种真实城市模型测试您的规划技巧。多元化发展战略,不断提高运输效率
玩过几次的玩家都会遭遇到这样的情况,那就是每次玩得好好的时候,总会在地图上的某个偏僻的地方冒出一站,让我们不得不把现有的线路拉到该站,使得线路变长、同类站点相邻、线路出现锐角或重叠,导致运输效率下降、线路美观性变差,最后的结果就是某些站点很快就炸掉了,真的很让人烦恼。
每个地图基本上都有如下特点:
1、圆圈站和三角站最多,几乎满地都是;方形站较少,一般1-4个;其余特殊站一般只有一个。
2、圆圈站乘客的目的地可以是任何除圆圈站外的站点,且以三角站和方形站居多;三角站基本上只有到圆圈站的乘客;方形站往往因为车站少、目的乘客多而成为“宇宙中心”;其余特殊站往往因为车站少、位置偏僻,加上线路本身运力的问题,造成某些换乘站拥挤不堪。
3、在中期站点和乘客数量增多,而现有条件又有限时,串联起所有站点并不是最好的选择。尤其是在某些极限模式的解锁中,某些条件的限制使得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。
针对以上特点,提出“临时专线”的策略。
所谓“临时专线”,就是对某个脱离既有线网的圆圈或三角站(或者方形站,比较少见),采取“专车接送”的方法,将一条备用线路直接从该站连接到线网中的某站(一般是枢纽站,如方形站),当车厢载满后,即可撤去该线路,机车会沿着原线路走到终点。
这样操作会比较累,但是为了解锁极限模式,累点又何妨?
做法:
1、至少留出一条线路,一列机车(最好是一条线路,两列机车,一条隧道,为使用方便)。
2、用其余线路将方形站、特殊站及部分圆圈站、三角站连接,增加线路的运力,增强主线网的疏导能力。
3、一般将乘客最多的脱网站点与既有线网连接,待机车发车后,即可取消线路。
4、圆圈站始发的临时专线一般接入三角站或方形站,三角站始发的临时专线一般接入附近的圆圈站。
目的:
1、以备临时专线使用。在河道较多的地图,可避免主要线路多次穿越河道,减少隧道使用。在临时线路需求较密集时,两列机车可以避免等待机车进站,即使用一条线路,实现两条专线的运输效果,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。
2、大运力的主线网可以保证临时专线的大量接入,这样对于其他站点就可以较从容地使用临时线路,而不用担心接入的站点拥挤。
3、尽量避免拥挤,提高效率。
4、减少乘客转乘次数,缩短临时专线长度,提高效率。
适用于(正常模式):
1、解锁极限模式:柏林、香港、开罗、奥克兰。(其他城市均可使用)
2、前中期资源缺乏时。
3、后期个别疏导。
“临时专线”的核心思想在于将分散的运输需求专一处理,避免了偏远站点对主要线路的影响。
它和传统的“站站连接”的区别就在于:传统做法将每个站点都视为地铁站点,必须要接通地铁线路;而“临时专线”则把某些“脱网”站点视为小型聚集区,个别对待。
打个比方,传统做法就像一条长长的地铁,停站多,运力也有限,这样的交通往往会导致站点的拥挤;而一条“临时专线”就像一班高峰通勤专车或出租车,将乘客带到高运输效率的线路或站点,改善了“微循环”,短期内有效地利用了资源,缓解了拥挤。
虽然只适合在正常模式下使用,而且最后的全场挤爆的场景很壮观,但是“临时专线”策略对于某些地图的极限模式解锁还是很有帮助的。
例如,红色线路是唯一一个经过星形站的线路,而该线路串联起了大量的圆圈站,其中有不少圆圈站相邻,并且其他线路与红色线路只能在方形站换乘。于是就会出现如下的问题:
1、一条线路上最多有四列机车,车厢数也不是想加就能加,使得线路运力有限;
2、处于下游的圆圈站常常会因为满载机车飞站而拥挤;
3、机车需要停靠很多站,运输效率低;
4、所有其他线路上到星形站的乘客都要在方形站转乘,导致方形站拥挤。
这样往往在达到解锁极限模式的要求之前,某个圆圈站就爆掉了。而“临时专线”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。
附录-极限模式解锁条件:
伦敦:不用或仅用一条隧道,1000;
巴黎:仅使用三条以下的运营线路,1300;
纽约:在方形车站只连接二条以下的线路,1600;
柏林:每条线路仅使用一列机车,1000;
香港:每条线路仅停靠八座以下的车站,1100;
大阪:运营九周;
圣彼得堡:不用或仅在一条线路上架设隧道,1500;
蒙特利尔:仅使用四条以下的运营线路,1700;
圣保罗:只使用环线,1200;
开罗:每条线路仅使用一节附加车厢,1500;
奥克兰:仅使用两条以下的隧道,1600。
游戏中的人口越来越多了,交通压力也是一直在增加,那么就需要及时修改路线,提供交通效率!